近日有四川医生博主发帖,医院绩效大跳水!成都某三甲医院,绩效管理系统计算出5月绩效1800多元。科室总的绩效才13000多元,几个医生分配,最后拿到手的钱很少!
恼火哟!8月份了,开始准备发5月的钱,拖欠+降薪的“双保险”让广大医生苦不堪言!医生的收入,连最基本的养家糊口都难!
不要谈什么“救死扶伤”等“道德绑架”,医生最重要的是“吃饭”问题!
根据该博主提供的截图显示,5月份实发绩效1840.6元。而且,这个绩效拖到8月份,进行发放。
针对此事,有网友评论,作为一个医生,我郑重声明,我可以不要绩效,只拿工资就行,也不要求跟公务员一个待遇,跟公务员一样朝九晚五就行,上一个夜班也不要夜班费,夜班从五点,到上午10点,这是,这是17个小时,再休息两个工作日不过分吧,就这样就行。
有网友表示,还有绩效,我们县人民医院工资降2千多,住房公积金2年多未缴1分钱,有相信的举手!
也有网友认为,一万多一个月工资,还要咋个?成都有多少人每月工资能上万?
- 那为何医生普遍反映,工资近期大幅下降呢?
其实,主要原因与医疗改革政策调整(如取消药品加成、DRG付费)、医院财务压力加剧、患者数量减少及内部管理问题等因素相关。
医疗改革政策调整,直接压缩医院利润空间?近年来深化医改的核心措施(如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、推行DRG付费制度、三明医改的年薪制与工分制等)显著改变了医院的收入结构。药品和耗材加成曾是医院重要利润来源,取消后医院收入大幅减少;DRG付费制度通过控制医疗总费用进一步限制了医院收益。
同时,三明医改要求医院成本严格固定,超支部分需自行承担,医院为降本增效不得不压缩人员开支。
医院财务压力加剧,降薪成控本手段?医院运营成本持续上升(如设备购置、新院区建设债务),叠加医保支付政策收紧、地方财政补助不足,部分公立医院面临亏损。
数据显示近一半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处于亏损状态,资产负债率攀升。根据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》数据,全国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在20年间几近翻倍,从2004年的26.16%升至2021年的45.18%;负债规模在过去10年内增加近3倍,2010年全国公立医院负债总额近5113亿元,2021年这一数据增至1.92万亿元。
在此背景下,医务人员薪酬成为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,部分医院甚至出现拖欠工资或绩效减半的情况。
另外,患者数量减少与医务人员供给增加的双重影响?部分地区因优质医疗资源虹吸效应(患者流向更发达地区医院)、出生率下降(如妇幼保健院产科效益下滑)等,导致医院门诊量减少,收入直接缩水。
同时,全国三级医院扩张及医务人员数量增加,进一步稀释了人均业绩,推动医院降低薪酬。
还有,就是上述网友留言提及的,内部管理问题加剧收入分配失衡?部分医院存在行政后勤人员占比过高(部分达40%)、绩效分配规则不透明(如仅10%绩效分配给科室)、科室承包制(需自行承担设备耗材成本)等问题,导致一线医生工作量增加但收入不增,甚至出现"负数绩效"的荒诞现象。
总体来看,医生降薪是医改政策调整、医院运营压力、市场供需变化及内部管理缺陷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。而且,这也只是相对而言,只能说比以前的工资低了。但是,相比普通民众,医生依然是高收入群体。
对此,你怎么看呢?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