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庸先生的武侠巨著《天龙八部》以其波澜壮阔的剧情、复杂深刻的人物刻画,被视为武侠文学的巅峰之作,成为一代代人的必读经典。
很多读者沉醉于小说中精彩绝伦的江湖故事,却对书名“天龙八部”的含义一知半解,即便有疑惑,也是草草而过,不求甚解。
实际上,“天龙八部”并不是八个“武林门派”,也不是八位主角,而是源于佛教,“天龙八部”,指的是佛教里八类护法神怪的总称。
佛教中的“天龙八部”
“天龙八部”是佛教术语,指的是佛教护法神队伍中以天、龙为首的八种神话种族,包含天众、龙众、夜叉、乾达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。
由于“天众”和“龙众”在其中最为重要,所以合称“天龙八部”,也被称作“龙神八部”“八部鬼神”“八部众”等。
在诸多佛教典籍中,如《法华经》里就有“天龙八部,人与非人,皆遥见彼龙女成佛”的记载,可见“天龙八部”常常作为佛陀说法时的“听众”与“护法”形象出现。
天众:简单来说就是生活在各层天的众生,他们的生活远超人间,寿命很长。天众不仅包含普通天人,像帝释天主、大梵天王这类天王也属于天众范畴。
尽管天人福报极大,但依旧未能超脱轮回。天人临终前会出现“天人五衰”的征状,即衣裳垢腻、头上花萎、身体臭秽、腋下汗出、不乐本座,意味着他们美好的生活终有尽头。
龙众:龙众中的“龙”与中国传统传说中的龙有所不同,其原型是印度的那伽,生活在水中,拥有无上财宝与强大法力,能兴云布雨,亦常受热沙之苦。
在古印度,人们对龙极为尊敬,认为水中生物里龙的力气最大,所以常用“龙象”来尊称德行崇高之人。而且他们觉得下雨是龙从海中取水洒向人间,这和中国古代对龙的部分认知相近。
夜叉:夜叉是佛经中的一种鬼神,有“夜叉八大将”“十六大夜叉将”等说法。夜叉的本义是能吃鬼的神,同时还有敏捷、勇健、轻灵等含义。
在《维摩经》的注释中提到,夜叉分为三种:在地夜叉、在空虚夜叉和天夜叉。虽然如今人们提及夜叉常将其视为恶鬼,但在佛经里,不少夜叉受佛教感化,转而成为护法善神,承担起“维护众生界”的职责。
乾达婆:乾达婆也叫“香神”,他们不吃酒肉,只以香气为食,是服侍帝释天的乐神,专职演奏俗乐,身上会散发浓烈香气。
在梵语中,乾达婆还有“变幻莫测”的意思,如同魔术师一般,海市蜃楼也被称作“乾达婆城”,这是因为香气和音乐都具有隐约缥缈、难以捉摸的特性。
阿修罗:阿修罗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神道,男性阿修罗容貌丑陋,女性阿修罗却极为美丽,他们拥有天神般威能却无其德,多疑善妒,常与天众征战不休。
阿修罗权力大、能力强,却总爱制造混乱,还生性多疑,在听佛说法时,怀疑佛偏袒帝释,认为佛少说了内容。
迦楼罗:迦楼罗指的是“金翅鸟神”,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鸟,翅膀带有庄严宝色,头上有颗如意珠。此鸟叫声悲苦,以龙为食,每天要吃一条龙及五百条小龙。
到了命终之时,由于体内积聚了大量毒素,无法再进食,便会上下翻飞七次,最后在金刚轮山顶上死去。
紧那罗:紧那罗是歌神,也是专门演奏法乐的音乐家,在梵语中有“人非人”的意思。据说,他们的歌声能令百花绽放,却自疑“我到底是鸟还是人”。
他们的外形和人相似,但头上长有一只角,故而被称为“人非人”,但也有记载说他们“人首鸟躯”。其擅长歌舞,是帝释的乐神。
摩睺罗伽:摩睺罗伽是大蟒神,长着人身蛇头,被视为地龙之神,具有强大的神通能力。
在《首楞严经》中对摩睺罗伽有这样的解释:其原本是腹行类生物,因“痴恚而感此身”,由于“聋呆无知”,反而能够“故乐脱伦、修慈修慧”,最终摆脱原本的形态,脱胎换骨。
小说与“天龙八部”的对应
金庸先生以“天龙八部”为书名,巧妙地将小说中的人物与这八种神道怪物相呼应,让小说蕴含了更深层次的哲学与文化意味。
萧峰与天众:萧峰(乔峰)堪称小说中的“天众”代表。他身为丐帮帮主时,武功高强,义薄云天,犹如天王一般威风凛凛,受人敬仰。
他一生有情有义,为了宋辽两国的和平,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,这种大仁大义、舍生取义的行为,恰似天众为守护正义与和平所展现出的高尚品质。
萧峰的命运虽然辉煌却也悲壮,如同天众虽福报深厚,但仍逃不过命运的无常,最终以悲壮的结局落幕。
段誉与龙众:段誉是大理国镇南王之子,未来的大理国皇帝,在中国古代,皇帝被视为“真龙天子”。
段誉出身皇室,身份尊贵,且身怀绝学,犹如龙在世间,地位尊崇且充满威严。他的经历也如同龙在江湖中翻云覆雨,在武林中掀起波澜,与龙众的形象十分契合。
虚竹与夜叉:虚竹原本只是少林寺的一个小和尚,性格木讷老实,却机缘巧合之下,命运发生了巨大转变。
夜叉具有敏捷、勇健的特点,虚竹在武功上的进步极为迅速,在江湖中逐渐崭露头角,且行事有时出其不意。
夜叉还具有秘密的特质,虚竹的身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个秘密,他从一个普通小僧成为逍遥派掌门、灵鹫宫主人,其人生轨迹充满了神秘色彩,与夜叉的特性有着相似之处。
阿朱与乾达婆:阿朱聪明伶俐、善解人意,且精通易容之术,行踪飘忽不定,常常在江湖中神出鬼没。
这与乾达婆的“变幻莫测”极为相似,就像乾达婆城(海市蜃楼)一般难以捉摸。
同时,阿朱与萧峰之间的爱情故事凄美动人,她对萧峰的感情如同乾达婆所代表的音乐与香气,美好而又缥缈,最终香消玉殒,令人扼腕叹息。
慕容复与阿修罗:慕容复一心想要复国,为此不择手段,性格偏执、暴躁且善妒。
他与阿修罗王极为相似,阿修罗王为了争夺利益与帝释战斗不休,慕容复为了复国梦想,在江湖中不断争斗,与各方势力为敌。
他的复国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波折,就像阿修罗王在战斗中屡屡受挫,最终陷入疯狂,落得悲惨下场。
鸠摩智与迦楼罗:鸠摩智醉心于武学,为了获取武功秘籍不择手段,如同迦楼罗以龙为食一般,不断追逐强大的武功。
迦楼罗因为长期食用毒物,最后毒发自焚,鸠摩智也是因为强练武功,走火入魔,差点性命不保。
后来,他在机缘巧合下,放弃了对武功的执着,如同迦楼罗死后留下纯青琉璃色的心脏,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。
阿紫与紧那罗:阿紫性格古灵精怪,对萧峰一往情深,她在音乐方面也有一定的天赋,比如她擅长吹笛子。
紧那罗作为歌神,与音乐紧密相关,阿紫的这些特质与紧那罗有相通之处。
同时,阿紫的行为和情感表达常常比较极端,就像紧那罗独特的形象和在音乐上的独特表现一样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游坦之与摩睺罗伽:游坦之原本是聚贤庄少庄主,却因家族变故,命运急转直下,受尽苦难。
他被阿紫百般折磨,却依然对阿紫痴心不改,如同摩睺罗伽原本是低等的腹行类生物,受尽苦难。
但在小说的发展过程中,游坦之也有自己的坚持和转变,如同摩睺罗伽通过修行摆脱原本的命运,虽然他的结局并不完美,但也经历了自身的蜕变。
“天龙八部”背后的深意
金庸以“天龙八部”命名小说,意在表明书中的人物如同佛教中的天龙八部一样,各有各的命运与挣扎。
他们在江湖这个“大千世界”中,为了各自的目标、情感、理想而奋斗,却都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。正如佛教所讲,世间众生皆在苦海中轮回,充满了无常与无奈。
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英雄豪杰还是凡夫俗子,都有着自己的烦恼与痛苦,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宏大而又悲壮的人生画卷。
“天龙八部”这个名字,不仅为小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,更从哲学高度对人生与社会进行了审视和描写,让读者在品味精彩武侠故事的同时,也能对人生的真谛有所思考。
说到底,金庸是想借“天龙八部”提醒读者:人间爱恨情仇,看似轰轰烈烈,其实不过是“八部众生”在红尘里各逞执念,终究逃不出业报轮回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