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世界第一强国,却欠下36万亿美元巨债还不起。向全球征收关税想要搞钱,反而把自己逼到了绝路上。
中国一句"奉陪到底",让特朗普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。其他国家看中国如此强硬,也纷纷竖起反制的盾牌。
于是特朗普想出了一个"天才"主意:弄死债主,债务自然就消失了!这位"倒霉"的债主究竟是谁?特朗普能如愿以偿吗?
每天烧掉几十亿,这座"钱山"要压垮白宫了
36万亿美元,这个数字有多恐怖?
相当于美国GDP的150%,超过国际警戒线整整90个百分点。
更要命的是,特朗普每天一睁眼,光是利息支出就要掏几十亿美元,一年下来仅利息就要花掉1万多亿。
这笔天文数字是怎么来的?
得从二战后说起。
1944年,各国领导人在布雷顿森林开会,美国趁机把美元推上了国际货币的宝座。
从那时起,美国就像开了外挂一样,想买什么直接开动印钞机,全世界都得乖乖收着美元。
但美元流出太多会贬值,怎么办?
美国想出了一招:发行国债。
你手里有闲置美元?来买我的国债,保证收益稳定,美元就又回到美国口袋里了。
这套"永动机"一开动,美国政府彻底放飞自我。
对外到处建军事基地,光2024年军费就烧了8860亿美元。
对内历任总统为了拉选票,什么全民医保、减税、养老金,统统先答应再说。
反正债留后任嘛,现在花钱爽就行了。
更离谱的是,美国3亿人口,竟然养着3500万公务员。
这个比例有多夸张?
中国14亿人才800万公务员,效率高下立判。
长期这样大手大脚花钱,美国的好日子总有到头的时候。
如今面对36万亿这座债务大山,特朗普是真的急了。
每天几十亿的利息像无底洞一样吞噬着国库,教育、医疗、基建都没钱搞。
更可怕的是,标普和穆迪都在警告,美国的信用评级可能要降级。
一旦降级,借钱成本会更高,恶性循环就开始了。
马斯克跑了,中国不怕,特朗普的"搞钱三件套"全砸了
面对债务大山,特朗普连出三招想要翻身。
第一招:节流。
他找来硅谷钢铁侠马斯克,让这位大佬当"效率委员会主任",专门给政府减肥。
马斯克二话不说就开始大刀阔斧改革,裁撤机构、清退人员,看起来挺有干劲。
本想砍掉2万亿开支,结果只削减了2000亿就被各路"马蜂"蜇得满头包。
政府里每个部门背后都有利益集团,动一下就跟捅马蜂窝似的。
这些人连总统都敢刺杀,更何况一个小小马斯克。
马斯克在一片骂声中心灰意冷,最后只能辞职走人,专心回家搞特斯拉。
第二招:开源。
马斯克跑了,特朗普又把主意打到乌克兰身上。
声称这些年给乌克兰的援助有3000亿美元,张口就要乌克兰用矿产来抵债。
谁知泽连斯基坚决否认用了这么多钱,还表示矿产协议威胁加入欧盟就不签。
眼看这条路走不通,特朗普又想出"移民金卡"的点子。
掏500万美元买卡就能拿美国国籍,还信心满满要卖1000万张。
可全球净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富人才21万多个,一半都在美国,这个计划也黄了。
第三招:关税。
软的不行,特朗普索性来硬的。
借着保护美国制造业的口号,对全世界的贸易伙伴加征关税。
其实谁都知道,他就是想用关税填补国库的窟窿。
可这招在中国这儿碰了钉子。
中国态度很强硬:你加多少,我就回敬多少,看谁能耗得过谁。
2025年第一季度,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12.3%,但中国对美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占比反而上升到35.7%。
这说明什么?
贸易战没把中国打趴下,反而逼着中国加速产业升级。
其他国家刚开始还想着妥协,一看中国这么刚,都改主意了。
欧盟开始实行报复性关税,日本也叫苦连天:凭什么让我给美国的烂账买单?
这么一折腾,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但没捞着好处,反而把贸易伙伴都得罪了个遍。
连自家"钱袋子"都要动,特朗普这步棋有多险
三招全部落空,特朗普开始"破罐子破摔"。
既然解决不了债务问题,那就"解决"债主!
这个倒霉的债主,就是美国自家的"钱袋子"——美联储。
美联储成立于1913年,以《联邦储备法》为法律根据,是个独立的私人机构。
虽然叫"联邦",但运作不受政府直接控制,连总统都管不着。
关键是,美联储手里握着4.7万亿美国国债,占全部美债的13%。
如果刨去普通投资者这些"散户",美联储就是美国政府当之无愧的"大债主"。
特朗普心想,美联储既然握着这么多美债,为啥不帮自家政府一把?
于是他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降息,结果被一口回绝。
这下可把特朗普给惹火了。
他在社交媒体上开炮,说鲍威尔是"失败者",搞政治把戏。
可鲍威尔压根不搭理他,该咋干还咋干。
特朗普越想越气,2025年4月在白宫记者会上放狠话:要撤了鲍威尔的职。
4月18日,他又签了个行政命令,想把手伸进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。
这还没完,为了让美联储听话,特朗普还派人去查美联储的账。
谁知这一查,华尔街的大佬们坐不住了。
毕竟,他们可不想让政客插手金融市场。
股市立马就跳水700点,给特朗普上了一课。
美股三大指数全部下降,特斯拉暴跌近6%,黄金一天暴涨3%。
投资者用脚投票:政府干预美联储,我们就撤资避险。
经济学家们也坐不住了,一个个跑出来敲警钟。
哈佛大学教授罗格夫直言:政治干预美联储将动摇美元霸权。
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曼警告:此举可能引发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。
就连特朗普自己的团队也不同意解雇鲍威尔。
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:美联储要是不独立了,美元信用就完蛋了。
到时候美国经济遭殃,连带着全球金融市场都得遭罪。
特朗普这才意识到自己摸到了个烫手山芋,最后只能悻悻地收回成命。但36万亿的债务呢?还是老样子,没解决。
中国越打越强,美国越打越慌,七年博弈见分晓
特朗普的一系列"骚操作",把一个问题暴露得淋漓尽致。
美国的霸权体系,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从二战后坐上世界第一强国宝座,到熬死苏联后更加嚣张,美国觉得全世界都没人能威胁到他们。
可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,已经嚣张惯了的美国坐不住了。
他们决不允许第二个"苏联"出现,否则唯我独尊的国际地位就会被动摇。
于是美国开始在经济、政治、外交各个层面对中国进行全面围堵。
可这场打了七年的贸易战,结果如何?
从2018年特朗普对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开始,到后来扩大到2500亿,中国始终硬气反制。
你来我往,火药味十足。
期间虽然签了"第一阶段贸易协议",看似缓和,但在技术转让、市场准入这些核心问题上,中国从未妥协。
数据更是说明问题: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还是有3000亿美元。
虽然比2018年的4000多亿少了点,但离特朗普"彻底扭转逆差"的目标差得远。
更关键的是,这几年贸易战把全球供应链搞得一团糟。
美国企业成本上升,消费者物价跟着涨,经济增速从疫情后的反弹掉到了2024年的2%左右。
反观中国,这几年靠着稳扎稳打,在全球经济里越来越吃香。
贸易战没压垮中国,反而让中国供应链更强,成了全球增长的顶梁柱。
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,中国的态度很明确:"奉陪到底"。
这四个字背后,是大国的战略定力和制度自信。
随着越来越频繁的围台军演,台湾距离回归祖国的时间已经不远了。
等到时机成熟,我们一定会以雷霆之势完成祖国统一。
这场七年博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:制度理性比政治手腕更重要。特朗普想靠单边主义和霸道手段解决问题,结果处处碰壁。
而中国坚持的是什么?对等反制、合作共赢、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霸权主义的时代正在过去,多极化的新格局正在形成。
美国如果还不醒悟,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,未来只会更加被动。毕竟,经济实力和制度底子才是硬道理。靠"弄死债主"这种江湖手段想要翻盘?只能说,想多了。
结语
特朗普想用"弄死债主"这种江湖手段解决国家问题,就像开着坦克去修钟表,不仅修不好,还可能把整个钟表店都砸了。
真正的问题不在债主,而在借钱的人能不能改掉大手大脚花钱的毛病。中国用"奉陪到底"告诉世界,霸道的时代正在过去。
你觉得特朗普还会想出什么"奇招"来对付这36万亿美债?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看法,一起见证这场世纪博弈的最终结局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